创业大街 24 小时
他的产品是一个看起来很像路由器的无线教育硬件,以及跟这个路由器配套的“智能手环”。他的理想是:每个教室放一个这个设备,然后每个学生带一个手环。这样,如果学生开小差或是有别的突发状况,就可以把信息传送到云上面去,让老师知道。他还想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更多的产品形态,最终“颠覆中国的教育体制”。 他发现成都当地孵化器里面的很多项目“全是弄政府的钱”,他很不忿,所以来到创业大街寻找投资。然而投资人永远不好找,跟他对接的大多数是孵化器和中介,他尝试着直接找投资人面谈,但是往往都没有结果。“里面排队,”他跟我说。 他坚信如果找到投资,自己的产品很快就会普及到全四川,甚至全国。“如果拿不到投资,我就咬着牙直接带队秒杀这些东西,年轻人就是要有血性。”他用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发了一句狠。我问了他的年龄, 24岁。 另一个创业者是老韩,岁数是小王的的两倍。白发比黑发多,卷曲而凌乱,衣服看着有些旧,但还算干净。他在膝盖上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面满满的都是名片,他从袋子里翻找出一张一张的名片,挨个拨打。 “喂喂,你好,请问是XXX吗?我是……” 电话那一头的人对他的态度似乎不好,这让他放下电话的口气带着一些愤怒。他对我说:他1983年就开始研究发动机,“创业超过了20年”。他最初在中专学习的是美术,但真正热爱的是机械。老韩给我一张宣传单,上面有一种关于摩托汽车的说明:“摩托汽车,未来个人出行最舒适节能的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发动机、变速器和太阳能动力机械等10多种不同的机械。我问他有没有更详细的说明,他有些不屑的指指设计图:“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 因为专注于科学发明,老韩10多年一直无业,只靠偶尔接一些装修的零活维持生计。在上一波创业潮的年代,他曾入围过创业大赛的奖,开过公司,但由于没有后续投资,公司很快就成了个空壳。他见过不少投资人,甚至还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写过信,但都没有结果。他觉得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缺乏批判性思维,导致“这些投资人啥都不懂”。 但他并不愿意离开这条街回家。“还有哪儿可以找到投资?还能去哪儿?”他反问我。 ▲老韩的摩托汽车示意图 老韩把在街上的时间,换成了一口袋名片。但他不是这条街上获得名片最多的人。据说这条街上“路子最广的人”,名片摞起来比人还高。有的人有10个手机,每个手机登录一个微信号,合计加了3-4万人的微信。有的人干脆以组建微信群为职业,介绍大家认识,收广告费,靠“建群”和“换群”过上了比创业更幸福的生活。 2015年底开始的“资本寒冬”后,钱和机会变得更稀少,但人脉和名片反而因为钱和机会的稀缺而升值了。人人都在这条街上交换触角:创业者找投资人,产品找技术,骗子找冤大头……名片有时扮演着另一种跟钱类似的等价交换物。但悖论是,人脉最多的人往往是这条街上混的最久的人,而在这条街上混的最久的人,往往是人生不那么顺利的人 —— 尤其对创业者来说。 ▲创业大街的路中心往往是举办活动或路演的好地方(图片来自网络) 17:00 街角的花店 约了一个姑娘 下午5点。我在创业大街约了一个姑娘。她曾在街上的一家创投机构做FA(融资顾问,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促成投资),但目前已经换了工作。她告诉我,她最喜欢这条大街街角的这家花店,那是可以让她感觉到放松的地方。 她入行是在那个顶峰的5月,总理到访创业大街,“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处在高潮,投资人与创业者都处于极度亢奋的时间段。在创业者迅速膨胀的时候。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那时她刚刚毕业,从市场活动策划误打误撞地进了这一行。对一个毕业生而言,上来操作的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交易撮合。 “没有很多经验,也没有见证过一个公司从创业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过程,所以你有什么资格告诉这些公司应该怎么做?”我问她。 她的答案是“野蛮生长”。2015年上半年,“野蛮生长”是一个在创业大街十分流行的口号,正好赶上O2O的概念正盛行,连“卖卤鸡爪的小贩”和“街头拾荒的大爷”都会来创投机构碰运气,把自己的生意“互联网+”一下。在那段时间,她的工作十分忙碌,跟创业者谈项目、约见投资人、做项目路演、谈投资框架和协议。那会儿一个星期她就会在这条街上做一场项目路演,一场10个项目,远远供不应求。投资人也很热情,那时候每周路演的10个项目,一半都能成交。 事情的变化从去年6月底的股灾开始。股票第一次重挫的时候,她正在办公室,看着断了崖的A股大盘,她模模糊糊地担忧起来。直到1个多月之后的一天,她组织的线下项目路演,只来了30个人。“等到开始深入谈的时候,居然没有人了,人都空了,大家都不出手,大家都只是看看项目,了解一下市场行情,其它家也都不投,有钱都不投。” 项目路演的频率降低了,从每周一次变成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一次。每次路演的10个项目,成交从5个变成1个,更多的时候一个都没有。在去年底资本寒冬刚开始的时候,仍有一些被看好的领域,比如“消费升级”类的项目,还有零散的成交。但到了2016上半年,很多投资机构的上一期的基金耗尽,新一期基金的募集迟迟不到位。而此前投资的“风口项目”市场表现惨淡,都极大地打击了投资人预期和心气。除了极少数涉及高新技术、医疗和角度等专业领域的创业公司和业内普遍看好的优质项目,整个创业投资行业,正在以比它崛起更快的速度下沉。 寒潮一下子将她过分忙碌生活打回了“半退休”状态。她不再需要每天看大量的项目,创业者对她的期待也逐渐变冷,这反而有利于她把时间放在真正关注的领域上。“因为不管你看什么项目,资本方几乎都是不会投,所以你还不如去看一些自己喜欢的。” 她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你看到一个风口的时候,就证明风口已经过了。” 我试图跟她一起回忆起这条街的美好时光,但她告诉我这份工作一度曾经让她抑郁。即便在那些最辉煌的年代,投资机构的迅速成长,也拉低了整个行业的专业程度,也为这个街的悲剧造成了铺垫。 (编辑:南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