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内容付费很可能昙花一现,大规模UGC才有机会
付费平台们的路径分化内容付费平台们的产品设计、运营策略均是围绕变现效率而展开。和得到的精英路线不同,知乎、喜马拉雅和分答均选择了一条“扶植草根”的运营策略。 这类平台需要思考的是:知识达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先说基于微信社交关系而生的分答。分答在知识网红变现领域“起了个大早”,越来越多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出现在分答答主的语音里。 今年 1 月,分答开始着力推出“小讲”,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希望通过小讲从分答中区隔出一块“实用知识服务”的自留地。分答小讲也在帮达人做产品,产品形态不是直播,而是通过UGC方式——准确的说是PUGC——大规模激发“语音微课”。 情感理财育儿,是分答“小讲”上的三大内容支柱 分答走红的推手之一王思聪在最近也开通了“微博问答”。微博、知乎均是问答功能的追随者,这对于分答这样典型的“挖墙角”式平台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分答的基因不是一个产生知识网红的地方,而是知识网红们的粉丝变现渠道。 分答的讨巧之处在于,初始用户即有付费习惯。这或许是分答转身,开始逐步淡化问答、主打“小讲”的原因。 分答小讲上sku极大丰富,大量情感、职场、理财达人们聚集在此,几乎成为内容三大支柱。相对于音频直播,分答小讲的产品形态,其实为订阅者与答主之间提供了大量的互动机会,而且不限于课程本身。显然,分答在对过去那种很难有黏性的“问答”形态进行了二次思考。 对于知识达人们来说,当然想要“持续变现”,随机性、被动性的问答就肯定比不上体系性、主动性、培训式的付费讲座。 喜马拉雅、分答代表的PUGC模式,无论对于内容的供给还是平台的运营,显然更有效率。 内容消费端:谁是真正的买单者?目前知识付费的四大平台中,分答是唯一没有经历“用户转化”阶段的。从在行到分答,初始用户即自带付费习惯。 曾经的免费内容社区的知乎live和喜马拉雅都在经历“用户转化”。尽管二者天然拥有大量用户,但事实上面临同样的问题:转化率。 (编辑:南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