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平站长网 (https://www.059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30万“程序猿”的未来简史:去O,上云

发布时间:2020-06-12 23:53:09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来源 |Tech星球(公众号ID:tech618) 作者 |张宇婷 “有一天醒来,我站上体重秤,显示身体年龄57岁。” 不久前,脱口秀演员呼兰决定不再兼职程序员工作。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精算专业的呼兰,曾经在上海担任创业公司CTO。上秤那天,他的“第一个

16年前,2004年的淘宝曾经有着全球最大的 Oracle 集群,但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太快,阿里巴巴对数据的需求超过了IOE(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的极限。2008年,时任阿里巴巴首席架构师、阿里云CTO王坚首次提出“去IOE”,但当时,阿里巴巴内部从技术大牛到一线实习生,都觉得去IOE是不太靠谱的事情。

在曲折中前进,阿里巴巴能够“去IOE”的成功背后,是阿里巴巴三任CTO的合力。除了当时CTO王坚,还包括前任阿里巴巴CTO、现任阿里云总裁行癫在淘宝的推动,以及现任CTO鲁肃在支付宝金融平台上的努力。

2014年的时候,技术大拿盖国强当然知道,阿里巴巴脱离商用数据库过程中经历的所有难题。倒退回2014年,行业大势是没能看得清楚的。如今已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阿里云,在当时不过成立5年,没有像今天这样成功。

盖国强很佩服Salesforce创始人贝尼奥夫,这家SaaS公司与Oracle、AWS齐名,是引领了云技术的开创性公司。

贝尼奥夫在1999年创立Salesforce,推出“no software(消灭软件)”的口号,当时亦没有人相信。

“未来是什么?未来不是现实,未来只是潜在的现实;只有我们直面它、相信它,并为之奋斗,它才可能成为现实。”2014年之后,盖国强和公司决定,把所有的收入,投入到面向云时代的产品研发中。创始团队不拿钱,全部砸到研发中。

新的行动,需要从无到有建立研发团队,把所有的钱投入到未知的产品研发上去。

幸运的是,盖国强的创始团队竟然没有分歧,甚至有核心成员表达了更加激进向云转型的想法。

这种高度的一致,源自创世团队的五位成员,都曾是盖国强成立的技术社区中的网友。当初的技术社区主题是Oracle商用数据库,今天几位网友又一起携手转型。

但并不是没有困难。

盖国强回忆,那时需要大量投资,风险很大。

“如果做产品,进入到你们不熟悉的领域。你是阿里还是腾讯,哪有技术底气?你们的经验哪里来?你们的创意来自哪?你们有研发团队?”客户不断质疑。

团队甚至走过了一段弯路。

一个产品的转型先锋队,一年人工成本就要三五百万。一开始两年的时间,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上千万投入就打了水漂。

转型后的公司逐渐形成了六大产品。结果和当初的设想是否完全一样,已不重要,难得的是坚持下来了。

盖国强的公司通过靠人力输出服务,进化到输出产品,云化产品。从围绕私有化场景提供服务,逐渐演进到兼顾公有云服务。

科技创业很残酷,有时候往往行业只认前三名,你必须有足够的前瞻、人才和产品,还要转化为客户认同的价值。

盖国强最早意识到要转型,作为技术分享者,在各种公开场合,他毫不吝啬的分享自己的观点。这甚至让他们前瞻性的产品在同期产生了更多的竞争者。

他的逻辑是:我做的不好,愿意被淘汰,我做的好自然有回报,竞争者让我加速进步。“说白了,不自己革命,被别人革命更惨”,盖国强说道。

进化不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

王坚曾多次说:“‘去IOE’最难的就在于人。每一次的技术转换,我们都是在革自己的命。如果没有同事们当时敢于尝试的勇气,阿里的技术难题都可能扛不过去。”

可以理解,一个学了大半辈子Oracle的程序员,突然要学习开源数据库、云数据库,意味着一切要重新开始。

以前盖国强写了很多本关于Oracle的书,那些书在豆瓣上早期评分接近8分。但这几年,这些书翻阅的人变少了。

天变了。

可能盖国强足够聪明,除了自己转型,他当时带着公司的DBA们开始转型。

“我从来没有把过去的成绩,看成一个负担或者标签。在IT的技术领域,是不断成长快速向前的。”

“靠人的交付有差异,靠产品就不会。”

“但从商业数据库,到云端原生数据库技术,我并不认为这会带来什么挑战。挑战是在心里。”

过去十年,是科技行业进化的黄金十年,但DBA这个群体并没有想象中进步地快。

20年前DBA做的是数据库的安装、备份、巡检;20年后做的事情还是这些。但实际上,今天的云数据库已经可以把基础的工作用新的形式替代掉。DBA从业人员可以从琐碎的工作中脱身,演进为数据架构师、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

回到开篇提到的呼兰和盖国强的对话。呼兰认为:从传统商用数据库到云原生数据库,对于程序员来说,就像是开的车,从燃油车升级成电动车。数据库本身的核心优化、事务处理、SQL的交互是没有大的变化。但云上原生数据库标准、语法、生态一致且好用,技术上不担心被锁死。这和传统商用数据库有本质区别。

30万“程序猿”的未来简史:去O,上云

极客脱口秀演员呼兰

5G和IOT时代来临,也称作AIOT。这将给行业带来进一步的变化,数据更加复杂化,数据向流的方式转变。云端边一体,对于IOT数据的处理产生新的挑战。

云原生数据库不是从石头缝子“蹦”出来,是过去四十年间,数据库的积累之上产生的,云数据库更多是从开源发展起来的。数据库的理论和原理没有被颠覆,本质相通。DBA进入到云数据库领域,难度并没有那么高,只要完成思想的转变,转变过程是非常快的,难的是心理上的畏惧感。

“因为人天然担忧和畏惧新的挑战”,盖国强说。

从传统商用、开源到云原生数据库,真正改变的是,资源的使用方式。云其实是提供新的算力,可以弹性伸缩即时获取。

企业更喜欢买固定资产,对软件资产认知不足。放弃固定资产采购转为云上采购,把可以管理的数据资源搬到云上,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挑战人性,人对于变化的畏惧。”

“在IT这个世界里,你学习的慢就是退步。别人是百米冲刺,你慢悠悠就会被淘汰。如果我们跑在行业后面,就帮助不了用户。”

“我们要解放人,不做搬砖的苦力活,‘革命’才有能力做更有价值的事情”,盖国强认为,并不是技术革了你的命,而是不进步的技术会革掉你的命。

搞技术的人,从入行到专家,三年时间可以掌握一个新技能。一种风潮的形成,从造势到成为趋势,大约就是三年。

三年前,认识到开源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是未来,盖国强要求公司所有人学习数据产品掌握技能,“大家最开始是抵触的”。

到了今年,他已经不再要求了。叫他“师祖”的年轻人们反而觉得,如果你不让我学习PolarDB (阿里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云原生数据库)是在阻碍我的前途,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未来简史,数据库生态加速

数据库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分分合合。

如今,加上开源数据库、云上数据库,数据库行业再次进入到群雄争霸的阶段。

在传统数据库时代,DBA的生活状态一般是熬夜加班,每一套数据库的脚本和演练,实施、测试,至少要做半年。每一个“五一”、“春节”等假日,7*24小时工作,一旦出现问题,赶去救火。

DBA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如果有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将升级迁移变成自动的,不需要熬夜加班搞测试,将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习,为什么要揪着过去的苦日子不放?

DBA这个群体是保护数据库的,国产数据库、开源数据库在实践中要靠DBA,整个生态的推动。DBA可以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云厂商之争中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编辑:南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