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平站长网 (https://www.059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1985-2020:中国信用卡大革命

发布时间:2020-05-04 08:44:34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如果回溯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它与个人征信、消费信贷、移动金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放眼未来,它不仅是银行“大零售”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银行获取和服务客户的重要入口。 本文试图记录中国信用卡市场从0到1,再到N的历程,这也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如果回溯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它与个人征信、消费信贷、移动金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放眼未来,它不仅是银行“大零售”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银行获取和服务客户的重要入口。

本文试图记录中国信用卡市场从0到1,再到N的历程,这也是一部商业银行向现代化、数字化演进的微缩史。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信用卡“大革命”中,无数行业精英留下了珍贵的印记,他们后来也成为零售金融、金融科技发展浪潮中重要的引领者。

1985-2020:中国信用卡大革命

1985~2003:个人信贷的开始

信用卡是指“无抵押循环贷款”,这7个字,倡导的是向银行“先借后还”的个人信贷消费观念。

从钱货两清,到超前消费,信用卡的诞生与发展刷新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也刷开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新天地。

但从第一张信用卡在中国诞生,到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2003年信用卡中心陆续成立,这个“舶来品”才真正地在中国开花结果。

暗夜潜行

1979年秋季广交会期间,广州友谊商店总经理廖剑雄从外宾手中第一次接触到了被称为“信用卡”的塑料卡片。“不用付钱就可以拿走东西”,廖剑雄感到非常新奇。

当时人民币的最大面额只有10元,对于生意人来说,携带现金很不方便,银行汇票也不支持异地取款。所以为了方便参会外宾交易,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署代理东美信用卡取现协议,第一次将国外信用卡引入了中国内地。

直到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才正式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这张薄薄的卡片不仅引入了提前预支模式,更开启了信用社会的到来。

不过,在那个米面粮油还需要凭票供应的年代,量入为出才是老百姓的常态,超前消费连想都不敢想。所以,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的信用卡相继问世,但是他们都没逃过“长期冬眠”的的命运。

而且,当时不仅是老百姓不敢用信用卡,银行也不敢直接放手去做。办卡时,申请人要先储蓄或担保,这意味着银行还需要向用户支付一笔利息,信用卡就这样被改造成了中国特色的“贷记卡”“准贷记卡”。

根据1996年颁发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单位或个人领取信用卡,应按规定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第17条规定,透支限额为金卡1万元、普通卡5000元。

于是,信用卡从一个透支产品变成了储蓄产品,变银行资产业务为负债业务,变利息收入为利息支出。所以到了90年代,有些银行的“信用卡”账户上,居然常年趴着数百亿元的储蓄存款,而属于信用卡“本职”的利息收入却寥寥。

信用卡定位的混乱也折射出当时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理念:不重视个人业务,且个人业务以储蓄为主,几乎没有借贷。只有企业能向银行借钱,所以,信用卡也一度转成了对公模式。

但由于当时银行的数据还没有大集中,信用卡的发行和运营都在各地分行,导致风险管理良莠不齐。这一时期发生了后来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银行资金盗窃案——中行开平案,其中部分被盗用资金就是通过对公信用卡产生的。

这一横跨多年的案件也牵出了中国信用卡发展之困的根源——机制。

与其它银行业务不同,信用卡部门就像一个“小银行”:从发卡、商户谈判、清算,一直到持卡人的账务管理和催收,甚至核销都在一个部门里,这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银行体系。

在总分行的体制之下,信用卡的组织形态是:总行制定政策、各省级行传达政策、二级分行执行政策。这样一来,总行和省行的职能几乎重合,而具体的发卡权和运营权又沉淀在二级分行。

这个机制决定了信用卡业务难以做上规模,不同于对公业务,动辄千万上亿的规模,信用卡几千块的授信申请如果逐笔人工审批、甚至办理担保,成本高且效率低,各地分行也难有足够的动力去推进。

除此之外,总分行机制下的信用卡模式还有一个硬伤是:标准不明、风险难控。可能同一个人在工行北京申请信用卡的额度是2000,到了上海申请的透支额度就能达到6000;有的分行要求担保,有的又不需要。

这样一来,原本就发展迟缓的信用卡业务变得更加混乱,更别提为银行贡献利润了。

爆发前夜

一曲《相约一九九八》拉开了改革开放20周年的序幕,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众消费意识开始萌动。年初,《泰坦尼克号》引进中国,创造了3.6亿的票房神话。要知道,当年北京二环的房价才2000一平米。

那一年,Windows 98系统正式发布,世界第一台iPhone出现,美国的.com泡沫到达顶峰。以腾讯、新浪、搜狐、京东为代表的的一批中国互联网企业先后成立,一个群星闪耀的中国互联网时代开启了。

1998年,国务院颁布23号文,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个人信贷市场开始腾飞。

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开始提议建立征信系统,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也因此开始筹建,并于2000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央行上海分行、5家商业银行和上海资信公司组成了中心理事会,形成了一个信息共享体系。

上海资信的使命是把分散在各家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息和信用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全面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

对个人信用信息评估和甄选的能力是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基石。

临近千禧年,商业银行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个人信贷业务,房贷、车贷产品陆续出现,这些个人固定资产的消费信贷,为更广义上的消费金融筑起了层层台阶,更让个人信用数据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更进一步。

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设立“个人银行部”,信用卡业务也被划归其中。但在当时,即便如业内公认个人业务最好的股份行——招商银行,依然没能走出“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1999年时,招行的个人存款总额占到银行总资产的三分之一,每年新增个人存款超过100亿元。但几年下来,个人银行部的累计收入才几亿元,即便是明星产品“一卡通”也因不赚钱而在内部颇遭遇微词。

这一年3月,招行刚刚迎来了第二任行长——马蔚华,结果上任一周他便遭遇了招行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危机:央行叫停离岸业务、沈阳分行挤兑风波。这两次流动性风险也让招行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长远的规划。

参考海外市场,个人信贷业务是推动银行发展的优质资产,而相比房贷、车贷等质押贷款、按揭贷款,信用卡更是一个高盈利的潜力股。尤其,在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信用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于是,在全行挺进个人资产业务的战略背景下,招行的信用卡业务被再次激活了。个人银行部、信息技术部和总行的领导一起进行一场深度讨论,后来这次会议也被视为重启信用卡的“遵义会议”。

重新开始关注信用卡业务的不止招行一家。

1999年,Visa国际组织在昆明举办了一个“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高级研讨班”,各家银行个人银行部的中高管成员几乎全部到齐,这次培训重新唤醒了沉睡已久信用卡行业。

(编辑:南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